14K。万宝龙146钢笔的重量分别为笔尖14k,全笔重量48g,笔帽21g,笔身27g,是历峰集团旗下位于德国的一家精品钢笔,以白色六角星的商标作为识别。书写起来使用感非常的顺滑,很好用。
您好,很幸运为您解答问题,146是万宝龙大班中第二个使用活塞系统的钢笔,尺寸小于149,采用名贵树脂纯手工打造而成,笔尖使用14k实金雕刻而成,是经典之作。至于您说的146和p146的区别是:146的笔夹、笔环采用黄金,而p146采用铂金,p146的价格会略高于146。

万宝龙的钢笔很多种,但是真正卖的好的,只有三款:145、146、149。其中:145容易被仿制,普通上墨器上墨。146、149不可能被仿制,活塞上墨,不可能被仿制。145不推荐,TB上大概2500,
专柜好像4400元146TB3500元149连同墨水套装大陆6340MB(全国统一),德国620欧。149有龙王之称,是常见笔中块头最大的,又粗又长。
万宝龙提供免费的刻字服务,你可以去专柜要求刻上自己的名字
145146149主要是尺寸有差别,上墨方式不一样,笔尖材质和做工档次不一样。这个级别的笔品控就不用操心了,
好用是最基本的,手感也不会差,长短粗细就看个人习惯了。上墨方式上,活塞式的肯定更好,不过维修成本也更高,上墨器也是很成熟的技术,绝大多数品牌的钢笔都在用,维修保养都很方便,成本也低很多,从使用上来讲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笔尖可谓一支钢笔的灵魂了,这个也是145和老大哥们最本质的区别,145可以说是绝佳的书写工具,146149则上升到奢侈品甚至艺术品范畴了,各种版本不胜枚举,价格也从普通的昂贵到天价~
除了大小以外,如果只考虑近产的笔尖,则149的18k居多,且笔尖更长因此较软。146的双色尖是我最喜欢的笔尖。145相比起来就有点局促了。另外从历代版本来看,149的可玩性最高,14k18k,中黄中白乃至新出的p149是“白黄白”,笔舌也有T舌等等。相比之下,老版的146以单色尖居多,个人认为比较乏味。
打磨风格从90年代到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不赘述,总的来说是现代的下水更充沛一些,也更圆滑易上手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应知友评论,补充一个149的笔舌图,不是特别全,最早期那种中间开双沟啥的没有,从左至右是平舌带沟(坏了一个鳍片),T舌(我其实一直以为最左边的才是T舌,也是不久前才搞清楚的)和现产的笔舌,左边的年代更古老一些。个人感觉最左边的反而比较常见,现产的当然都是最右边那种。不太清楚造型对性能有什么影响,但似乎大家都比较追捧T舌的,可能因为T舌最罕见吧。
另外有关笔尖断代,笔舌这部分知识推荐大家看BgeKnight这家店的描述,里面有非常专业加细致的对比图,我这里就不放人家的图了。
有关笔尖还有个彩蛋,就是大文豪、赞助人、音乐家、特别人物等系列基本上是以146为底本设计,同年代的笔尖可以很方便地互换。
笔杆而言,144,145是上墨器,因此可以拧开笔杆。146,149是活塞,只有末端的一小截可以旋开。147是墨囊,最末端可以打开装墨囊。毫无疑问是活塞最好,除了比较难修(没有保卡的话,活塞帽维修费是650,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另外三者的笔帽都是旋开的,笔帽檐口用久了有可能崩坏,笔杆上容易留下旋转的擦痕。大班里面只有144是插拔式的,但114没用过不清楚。
笔身材料最常见的版本都是高级树脂,笔夹镀黄金。但146,149有镀铂金版本,以P开头,笔环笔夹是白色。三种也都有玫瑰金版本。
除此之外,146有很多变异版本,比如各种石料(青金石孔雀石),精钢,纯银,美钻(笔帽顶部小白花换成了钻石),檀木等等。看得出来万宝龙在146的设计上下了很大工夫。以及写乐的大型21k鱼雷款就是仿146的。
。

是万宝龙90周年年度特别版的149。
首先,看笔杆的粗细,这么粗的,应该是149。
后来看了中间某个镜头上笔尖上的A标(清晰的只有半秒不到),确认是A750。
A750,表示这支笔笔尖用的是18K金,90周年系列里,只有149用的是A750。
90146用的是14K金(即标的是A585)……
所以,你说的没错,是大班149,但是是特别版,所以笔尖是单色玫瑰金。
不像量产的149,是中黄双色尖……90系列的笔杆、笔帽金环也是玫瑰金。
1、4810是德国最高峰白朗峰的高度,也代表了万宝龙制笔业的地位。黑色笔杆是普通款,比145粗的长的为146,比146粗的是149,比145粗的,不是活塞式的,是147。2、万宝龙每一只笔上面都有写4810,至于14k和585都代表笔尖含金量。3、14K 585表示笔尖是14K金,585表示585%的含金量(也就是14K有可能是活塞上墨)。转动笔,看看能不能,如果能的,先转到底(转一小段之后会感到阻力增大,这还没到底,才刚开始转,先前一段是缓冲),放进墨水里,再转回来。
扩展资料:
保养写字时,应在纸下垫一些稿纸,以增强笔尖的弹性,减少摩擦。笔尖不要在金属等硬质材料上书写,以防损坏笔尖。日常使用中避免不同墨水混用,以免产生沉淀堵塞钢笔。钢笔每一个月左右应清洗一次,保持墨水下水流畅。如使用碳素墨水更应多清洗一定要洗干净。钢笔如长期不用,应洗净保存。并且书写时不要过度用力。清洗一般清洗的时候可反复吸水排水直至排出的水干净,擦干即可。如果间隔较长时间清洗或者打算将钢笔洗净封存,则需将各部分拆开分别清洗。初步拆开后分为五个部分:笔尖,转换器(上墨器墨囊),握笔,笔帽,笔杆。后两者一般是不必清洗的。而笔尖的金属部分和笔舌(上墨结构)还应进一步拆开,笔尖金属片用水冲洗干净,而整个上墨结构可用旧牙刷小心刷洗,然后放入温水中浸泡一个晚上。所有零件清洗后擦干,等完全干燥即可装好封存。当然不同钢笔结构不同,并非所有钢笔都可拆开,对于难以拆分的钢笔,只能采用第一种方法清洗,切勿强行拆卸损坏钢笔。

龙的汹涌这是龙的标志啊。百利金4001就比较适合活塞笔了。只要不用碳素墨水就好,虽说龙贵把,但是只要在不摔的情况下,是很坚强的。玩流水线作业,谁能和德国玩啊。鱼水很稠。但是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缓解龙的下水大。由于流动较慢。所以会有一点挂壁。追问
你这一说更纠结了,综合考虑用哪个啊?
楼主这水平的确不很高啊。说难听点。你就是用最的碳素。就是你死了。笔也坏不了
万宝龙的笔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想145 146 149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
熟悉钢笔的朋友们应该对于145 146 149这三款钢笔并不陌生吧。在大小规格上就有一定的区分。145笔长141mm戴帽笔长158mm整只笔的直径为13mm。 万宝龙146笔长147mm戴帽笔长160mm整只笔的直径为15mm。万宝龙149笔长147mm戴帽笔长168mm整只笔的直径为17mm。从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145 146 149的大小就有一定的差距。
除了钢笔的规格以外还有不同的地方就是钢笔上墨的方式有一定的差别,145是用上墨器上墨的,而146与149的上墨方式是用活塞式的。就这两种上墨方式来说我个人比较喜欢146与149的活塞式上墨,尾部旋转显得好像很有科技感的感觉说到145是上墨器 上墨系统,当然可是可以用墨囊的。上墨量一般,上墨一次约能写4,5000字,一般书写这个储墨量还是够的。出差旅行又可以带上墨囊,两向兼宜,也不会觉得出现没有墨水的尴尬。
除了大小还有上墨方式的不同,这两个算是比较明显的区别了,除了这两个区别以外还有一些小细节会有所不同,比如说笔尖的部分也有些许不一样。149的18k居多,且笔尖更长因此较软。146的双色尖是我最喜欢的笔尖。145相比起来就有点局促了。另外从历代版本来看,149的可玩性最高,14k18k,中黄中白乃至新出的p149是“白黄白”,笔舌也有T舌等等。相比之下,老版的146以单色尖居多,个人认为比较乏味。